资料馆/  更多

安东.鲁宾斯坦第四钢琴协奏曲 Op.70 浏览次数:3855

英文名:Anton Rubinstein Piano Concerto No.4 in D minor
曲目难度:
上传:管理员
日期:2018-04-03
曲目简介:


   安东·鲁宾斯坦是俄罗斯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位作者。在鲁宾斯坦的五部钢琴协奏曲创作中,以《d小调第四钢琴协奏曲》Op.70 最突出,最广泛驰名,也最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演奏风格的重要特征。这位无与伦比的钢琴家的个性特征:它的主题素材鲜明,交响发展的规模宏大,整个作品以其结构之完美及其固有的戏剧性著称。作品作于1864年,由三个乐章组成:

第一乐章,很快的中板,d小调,2/2拍,是灵活处理奏鸣曲形式的一个范例。它通过主题的对比,乐队与钢琴的对置,力度的发展以及形象的情绪表达,以揭示活泼乐观的内容。这里的进行曲式步调,特别强调的附点节奏,宽广而自由的歌曲性音调,几乎是按小节变换的紧张而悲壮的和声效果,特强的力度和饱满的织体——所有这些都赋予这一主题一种昂扬积愤、宏伟有力、同时又非常严肃的特性。

第二乐章,行板,F大调,3/4拍,是一首相当扩展的船歌。乐章开始时有一段乐队引子,其中的附点节奏和在铜管乐器上出现的呼喊声,同前一个乐章的乐队前引颇为近似。这是从热情的戏剧性形象转入抒情世界的一个过渡。当独奏钢琴进入时,传来了和弦的清静的拍溅声,仿佛小桨轻拍湖面似的,在夜晚的寂静中可以听到各种轻微的簌簌声,这里的平静与和谐的气氛,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无垠的空间和自由的呼吸。而在这音乐的风景画背景上,歌声从远处传来了,这纯粹是一首意大利游艇划手之歌,是人们满怀信心和欢乐的体现。乐章中段转入a小调,情绪色彩有所变化,它逐渐地变得更加暗淡和不安,进行的速度加快,宛如乌云飞过,夜色沉沉。这时候,以独奏钢琴的波浪音型为背景,小提琴和中提琴齐声奏出一支忧郁而昏暗的旋律,它的开头的一个动机不断地在反复和发展,越来越活跃,但在它最后完全消失时色彩变成全然阴暗无光。最后,基本主题再现时,单簧管的宽广咏唱,又把听者引回到那无边无际的湖面上来。

第三乐章,快板,d小调,2/4拍,也像前两个乐章一样,用小号和法国号的呼喊宣告新的乐章开始。但是在这里笼罩着另一种气氛,现在是欢乐的喊叫,快活的打趣,大声的交谈和喧闹的踏步声。一切全都沉入热情和生动的舞蹈之中。这一乐章用奏鸣曲形式写成,但没有发展部。乐章第一主题的舞蹈性节奏,近似克拉科维亚克舞曲的特点,它的节奏明快,带有切分音,速度急促,旋律多半由简短的动机构成。乐章的第二主题悠缓如歌,但没有明显的特点。第二主题的陈述结束了乐章的呈示部,并直接进入再现部。由于这一乐章没有发展部,第一主题在呈示部中获得了宽广的发展,在再现部中也发生了一些变化,它并不出现在原先明朗的大调中,而且篇幅也比较紧缩。最后,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准备,在不安和紧张的情绪不断增涨之后,充满着欢乐的阳光的尾声出现了,在这里,乐章的第一主题以其英雄性的气概,宣告黑暗在蓝天中消失了。

[详情]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 手机登录请用微信扫描左边二维码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网络文化许可证:鲁网文【2024】0065-007号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联网安全备案:公网安备 37020202001216号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网站工信部备案:鲁ICP备15015993号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公司电话:0532-82681618 客服QQ:24575499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