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斯特《爱之梦》小提琴曲
浏览次数:98
分享到:微信

外文名:Franz Liszt - Love dream - Lester

曲目难度:

上传:管理员

日期:2015-06-18

曲目简介:

   李斯特于1850年将自己的三首歌曲改编成的三首抒情性钢琴曲,题作《爱之梦》。其中以第3首降A大调最著名,一般提起李斯特的《爱之梦》,指的就是这首乐曲。原歌词第1、第2首由德国诗人乌兰德(1787-1862)作,名为《崇高的爱》和《幸福的死》。第3首乐曲的原歌词由德国诗人弗莱里格拉特(1810-1876)作,名为《尽情地爱》,其歌词大意是:  

爱吧!  

能爱多久,愿爱多久就爱多久吧!  

你守在墓前哀诉的时刻快要来到了。  

你的心总得保持炽热,保持眷恋,  

只要还有一颗心对你回报温暖。  

只要有人对你披露真诚,你就得尽你所能,  

教他时时快乐,没有片刻愁闷!  

还愿你守口如瓶:严厉的言辞容易伤人。  

天啊!  

本来没有什么恶意——  

却有人含泪分离。  

   李斯特根据这首诗创作的乐曲,并没有局限于歌词提供的内容。原诗的情调低沉,表现了生离死别的伤感情绪,而钢琴曲的形象却焕发着充沛的热情。三首乐曲都采用夜曲体裁,前两首不经常演出,本曲却流传较广,并被改编为管弦乐曲以及小提琴或长笛的独奏曲等。

   《爱之梦》为快板,降A大调,单主题三部曲式,采用了夜曲的题材,乐曲的开头以恬静柔和的旋律贯穿其中,右手的分解和弦具有流动感和起伏感,烘托出浪漫主义时期特有的音乐氛围。深情婉转的旋律深深的打动着每位听者的心。“李斯特的华彩手法极其讲究色彩的丰富与技巧的辉煌。并要传达出诗意的柔美色调。”乐曲的中段情绪不断高涨,热烈而激昂从而逐渐推向高潮,体现了对爱的渴望和执着追求之情。乐曲再现部分的主题旋律又回到开始时的那种抒情、宁静、安详的气氛中。那丰满的和声与优美如歌的旋律让听者久久沉浸于其中,难以忘怀,默默地享受着那幸福甜蜜的感觉。句尾旋律的律动渐行渐慢,使音乐变得空旷而辽阔,让人意犹未尽,在梦一般美丽的感觉中,恋恋不舍的结束全曲。

【详情】
李斯特《爱之梦》小提琴曲
浏览次数:98
分享到:微信

外文名:Franz Liszt - Love dream - Lester

曲目难度:

上传:管理员

日期:2015-06-18

曲目简介:

   李斯特于1850年将自己的三首歌曲改编成的三首抒情性钢琴曲,题作《爱之梦》。其中以第3首降A大调最著名,一般提起李斯特的《爱之梦》,指的就是这首乐曲。原歌词第1、第2首由德国诗人乌兰德(1787-1862)作,名为《崇高的爱》和《幸福的死》。第3首乐曲的原歌词由德国诗人弗莱里格拉特(1810-1876)作,名为《尽情地爱》,其歌词大意是:  

爱吧!  

能爱多久,愿爱多久就爱多久吧!  

你守在墓前哀诉的时刻快要来到了。  

你的心总得保持炽热,保持眷恋,  

只要还有一颗心对你回报温暖。  

只要有人对你披露真诚,你就得尽你所能,  

教他时时快乐,没有片刻愁闷!  

还愿你守口如瓶:严厉的言辞容易伤人。  

天啊!  

本来没有什么恶意——  

却有人含泪分离。  

   李斯特根据这首诗创作的乐曲,并没有局限于歌词提供的内容。原诗的情调低沉,表现了生离死别的伤感情绪,而钢琴曲的形象却焕发着充沛的热情。三首乐曲都采用夜曲体裁,前两首不经常演出,本曲却流传较广,并被改编为管弦乐曲以及小提琴或长笛的独奏曲等。

   《爱之梦》为快板,降A大调,单主题三部曲式,采用了夜曲的题材,乐曲的开头以恬静柔和的旋律贯穿其中,右手的分解和弦具有流动感和起伏感,烘托出浪漫主义时期特有的音乐氛围。深情婉转的旋律深深的打动着每位听者的心。“李斯特的华彩手法极其讲究色彩的丰富与技巧的辉煌。并要传达出诗意的柔美色调。”乐曲的中段情绪不断高涨,热烈而激昂从而逐渐推向高潮,体现了对爱的渴望和执着追求之情。乐曲再现部分的主题旋律又回到开始时的那种抒情、宁静、安详的气氛中。那丰满的和声与优美如歌的旋律让听者久久沉浸于其中,难以忘怀,默默地享受着那幸福甜蜜的感觉。句尾旋律的律动渐行渐慢,使音乐变得空旷而辽阔,让人意犹未尽,在梦一般美丽的感觉中,恋恋不舍的结束全曲。

【详情】
提示
已复制文件链接,请前往浏览器粘贴下载
确认